
車主游記
● 9月3日,三過康村和天山大峽谷后,終于正式駛入被譽為世間最美公路的獨庫公路。
獨庫公路→
獨庫公路即217國道獨山子至庫車段。北起克拉瑪依市獨山子區,縱貫天山南北,南端連接阿克蘇地區庫車市,全長500多公里,宛如盤臥天山的一條巨龍,跨越莽莽天山山脈。由于其過半以上地段橫亙崇山峻嶺、穿越深川峽谷,連接了眾多少數民族聚居區,因此被《中國國家地理》評選為“縱貫天山脊梁的景觀大道”,是每個房車自駕愛好者一生必走一趟的線路。
我們從庫車向北進入獨庫公路
鹽水溝一帶的雅丹地貌令人震撼
紅林染天的紅山石林
地勢險峻,有著一日四季,十里不同天的獨庫公路,果然名不虛傳。
翻越達坂,遠處祥云繚繞的雪山、郁郁蔥蔥的雪嶺云杉、蜿蜒的盤山公路……景色與之前截然不同。
小龍池
大龍池
最美的景色總是在路上,大概說的就是獨庫公路吧,它連接著南疆和北疆,囊括了新疆南北的美景,草原、森林、峽谷、湖泊、人文風景……堪稱是世界級的風景走廊。沿途的景色以原生態的自然景觀為主,穿行其間可以體會到一日四季,十里不同天的奇景。然而由于其險峻獨特的地理氣候條件,每年只開放短短的四個月,還會因為雨雪等天氣原因隨時關閉,正是因為這種不確定性,讓房車自駕游愛好者趨之若鶩。
巴音布魯克草原→
傍晚時分,進入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巴音布魯克草原。巴音布魯克是一塊高山草原,面積2萬平方公里,如同巨大的綠色寶石鑲嵌在天山山脈中段的高山間盆地中。生活在這片草原的土爾扈特蒙古人,曾經有過悲壯的東歸歷史,電影《東歸英雄傳》、《悲情布魯克》,講述的就是這段如歌如泣的東歸史詩。
路邊看到蒙古包和羊群,進去用蒙語簡單的寒暄一番,主人是土爾扈特蒙古族,很親切,一種回家的感覺,今晚就駐車在這里了。
藍色云紋的蒙古包、典型的黑頭蒙古羊、忠實的牧羊犬,還有遠處的雪山,述說著這片草原遙遠的歷史……
早晨起來和主人合影留念,繼續前行。
遠遠地看到有灰鶴在覓食,不敢打擾,拉近拍了一張,無奈70—200鏡頭不給力,只能拍個大概。
又看到牛羊成群、河流蜿蜒流淌……熟悉的天堂草原畫面。
遠處的蒙古包、如茵的草地、成群的牛羊、河邊的駿馬……這靜謐安詳的畫面,就是我心中草原的模樣,耳邊仿佛聽到了騰格爾的《天堂》:
藍藍的天空,清清的湖水,綠綠的草原,這是我的家 哎耶
奔馳的駿馬,潔白的羊群,還有你姑娘,這是我的家 哎耶
我愛你,我的家,我的家,我的天堂……
山上的敖包、騎馬的牧羊人,東歸的土爾扈特蒙古人,就這樣世世代代在這片草原繁衍生息…..
本想去開都河看看著名的九曲十八灣夕照,到了景區門口咨詢,告知不允許帶車進入,要乘坐景區的區間車前往,往返九十公里,無奈只好作罷。
那拉提草原→
9月4日下午,抵達那拉提景區。景區的門票分幾種,如想帶車自駕,每人三百元,可在景區內滯留48小時,房車出行,當然要選這種。
那拉提草原位于新疆天山腹地,伊犁河谷東端,是世界四大高山河谷草原之一,被評為全國六大最美草原之一。相傳成吉思汗西征時,一支蒙古大軍經托克遜、巴音布魯克草原趕往伊犁河谷集結,艱難穿行于天山南麓,時當仲夏,山中仍風雪彌漫,寒氣瑟瑟,處在饑餓和寒冷中的蒙古官兵個個疲憊不堪。不料翻過一道達坂(蒙古語:山嶺),忽見云開日出,艷陽高照,展現在眼前竟是繁花怒放、流水潺潺的一馬平川,將士們頓覺心曠神怡,不禁齊呼:“納喇特,納喇特.....” 蒙古語意為“最先見到太陽的地方”,后音譯為“那拉提”。從此以后,“那拉提”之名留傳至今。
這里集藍天白云、冰川雪峰、森林草原、峽谷河流于一體,冬暖夏涼,氣候環境舒適宜人。
陽光很暖,風也很軟,那拉提的美,如童話世界,觸動人心底最柔軟的部分。
豐滿柔美的線條,宛如少婦婀娜的身姿。
遠處一群馬沖我跑來,我知道馬是不會輕易傷人的,站在原地沒有躲閃,果然,離我很近時,馬群左拐跑向了遠方。
新疆的羊,棕色的居多,有著碩大無比的大尾巴,奇怪的是和內蒙古的大尾羊不同,新疆羊的大尾巴,居然從中間一分兩瓣,跑起來大尾巴上下左右搖來晃去,令人忍俊不禁,雖然不雅,忍不住拍一張。
這么美的景,怎能不拍照留念呢?
在那拉提,語言已顯得蒼白,是視覺的饕餮盛宴。老任說,新疆的景色有五個一:隨便一個人、隨便一臺相機、隨便一個景、隨便一拍,就是一張大片。那拉提,絕對是這樣一個被上帝親吻過的地方。
把人生當旅程,遇到的永遠是風景。撐一支歲月的長篙,將身心流放到萬水千山中,以一顆純凈的心,去閱讀紅塵路上的風景,去守候自己生命的花期。